她从小就怕蛇,看着这个细细长长的海鳗,顿时感觉头皮发麻。
这海鳗个头不大,大概只有三斤左右。
陈芷瑶赶紧把它放进桶里,回过头就看到,另一条大一些的海鳗正在往石缝里面钻。
陈芷瑶眼疾手快,马上就夹住露出来的尾巴,把这狡猾的家伙从石缝里面给夹了出来。
这条海鳗个头很大,身子都快有陈芷瑶手腕那么粗了。
虽然被夹住了动弹不得,可是看着就十分吓人。
陈芷瑶再次感叹,系统的夹子实在是给力,要不是有这夹子,这条海鳗估计要跑掉了。
这条大家伙比刚才的要重一倍,估计有四五斤了。
这时候,陈芷瑶的水桶已经快装满了,眼看还有最后5分钟的时间。
她也不敢停下来,赶紧四处走动,毕竟时间就是金钱。
很快,她又在一块石缝的底下发现了两只大青蟹。
把这两只大家伙夹出来后,陈芷瑶顺手又在石头底下捡了两颗猫眼螺和几颗花螺。
这时海水已经开始要往上涨了,这时透视功能还有最后一分钟,陈芷瑶正准备往回走呢。
突然眼角的余光看到在一块大礁石的下面,一个比她拳头还要大的巨型螺。
陈芷瑶眼睛瞪得圆溜溜的,“好大的海螺,这个大家伙该不会是响螺吧?”
脑海中的小梦兴奋地闪烁了好几下,“糖糖,这是响螺呢,赶紧把它捡了,这东西可值钱了。”
陈芷瑶翻到前面一块礁石的下面,将手伸进去石缝里面用力一掰,一个比她的手掌还大的响螺就到手了。
这大家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估计有一斤多了。
响螺的贝壳呈菱形,螺层约7层,表面为黄褐色,个头一般比较大。
响螺
陈芷瑶看着这个比自己手掌要大的响螺,简直是乐开了花。
响螺一般是在海底的,赶海的时候很难碰到,陈芷瑶还是第一回 赶海找到这东西。
听说在收购站都可以卖到一百多块一斤呢。
这时透视功能的时间已经到了,周围的沙子和礁石又恢复了原本的模样。
往回走的时候,陈芷瑶顺手又捡了几只八爪鱼,以及一些个头不大的花螺。
其实还有不少的月亮贝和花甲的,不过这些东西价格太低了,陈芷瑶没有去捡。
主要是带来的网兜和水桶都快装满了,实在装不下了。
没多久,她又回到了那块长着青口贝的石头,这些小家伙还在呢。
陈芷瑶拿了身上的最后一个网兜,将这些美味的青口贝从石头里面掰下来,足足装了满满一网兜。
“不错不错,都挺肥的。”
青口贝
这些青口贝虽然价格不高,不过还挺鲜美的,陈芷瑶平时喜欢清蒸来吃。
之前在广州上班,有一段时间没吃了,还挺想念的。
第11章 镇上卖鱼获
涨潮
这时海水已经慢慢涨上来了,附近赶海的人也陆续开始往回走。
陈芷瑶费了不少力气,才把今天赶海的收获,都搬到了一处海水涨不到的地方。
她今天找了好多大青蟹和花螺,要是直接放桶里或网兜,实在是太显眼了。
往回走之前,她就把今天找到的青蟹、兰花蟹和海螺全都放进了麻袋里面,又在上面铺了一些青口贝作为掩饰。
沉甸甸的一麻袋海鲜,加上桶里面的海鳗和珍珠石斑鱼,把她累得不轻。
陈芷瑶直接瘫坐在沙滩上,在海边忙活了好几个小时,她都快累虚脱了。
不过今天的鱼获比昨天还要多,陈芷瑶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猫眼螺、青蟹、珍珠石斑鱼、兰花蟹、花螺、海鳗和响螺,都是值钱的好东西,要发财啦!!
想着即将到手的小钱钱,陈芷瑶脸上的笑意更大了,露出了两个圆圆的小梨涡。
休息了好一会儿,陈爷爷和陈伟强拎着水桶、扛着抽水机朝她走来。
“爷爷、爸,今天收获怎么样?”
“还不错呢。”陈伟强一脸得意的将手里的水桶递了过去。
只见里面2条大海鳗,个头比自己刚才抓到的那两条还要大,一条估计都有六七斤重了。
而陈爷爷手中的水桶也有不少好东西,1条3斤多的青衣,4只青蟹、2只兰花蟹以及几条小杂鱼。
“今天收获不错呀,海鳗和青衣鱼的个头都挺大的。”
青衣鱼呈长卵圆形,体背呈青灰色,雌体为浅黄色,雄体则是青色,收购价能卖到五十多块呢。
青衣鱼
看着桶里的好东西,陈芷瑶心里想着抽水坑的收获也挺不错的,下回她也试试。
抓到两条海鳗和一条大青衣,陈伟强原本还挺得意的,不过听到闺女的收获后,马上就沉默了。
酸溜溜的陈伟强只能默默地安慰自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好事。
祖孙三人回到面包车停放的地方,这时车上已经有一桶满满当当的各种贝类以及半桶的小杂鱼。
贝壳大多都是不值钱月亮贝和花甲,其中还夹杂着一些个头不小的猫眼螺。
虽然如今大海的资源没有以前丰富了,不过海里的小杂鱼和各类的小贝壳还是有不少的。
在村里赶海当渔民,虽然赚不了什么大钱,不过只要勤快,起码是饿不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