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三人回到家里都已经11点半了,陈奶奶和严舒婷早就已经睡下了。
三人轻手轻脚地,把刚才赶海的鱼获简单地分好类。
大家捡的东西也都差不多,也不分谁是谁的,全都放在一起。
兰花蟹9只,基本上都是五六两的,一共5斤。
青蟹12只,半斤到一斤的有8只,一共5.5斤;一斤以上的有4只,一共4.8斤。
石头蟹有6只,不过个头比较小,肉也不多,收购站是不收的,只能留着自家吃了。
花螺6斤,猫眼螺4斤,辣螺12斤,那条小的海鳗正好是2斤。
陈芷瑶坐在沙发上休息,这时才看到手机上有一笔转账,是收购站的二伯转过来的,一共560块。
这时陈爷爷从口袋里拿出一张收据。
陈芷瑶接了过来,收据上面每个人的鱼获是分开算的,
最上面的就是她的鱼获:海狼16斤,10块一斤,一共160块;青石斑鱼8斤,50块一斤,一共400块。总共560块。
下面是她爸的:海狼12斤,10块一斤,一共120块;石九公1.6斤,60一斤,一共96块。总共216块。
最后是爷爷的,海鲈鱼一共17斤,35块一斤,总共595块。
陈伟强也凑过来,发现自己的进账是最少的,还有些不爽。
觉得都是那条海狼不好,价格便宜不说,还花了这么多时间去溜鱼,害得他都没时间去钓其他的鱼。
相比于自家老爸的郁闷,陈芷瑶则是喜气洋洋的。
早上钓鱼赚了856块,加上刚才的560块,今天光是钓鱼就赚了1416块。
想到今天的进账,陈芷瑶简直是高兴坏了。
就是可惜钓鱼板块还没解锁,不能算上积分。
陈伟强见闺女在发呆,赶紧催促她去洗澡:
“你明天还要去收地笼呢,早点睡。”
陈芷瑶乖乖地点了点头,“我这就去洗澡,爸你也早点休息。”
不过心里却在偷偷吐槽:这会都12点了,再早也早不到哪里去。
她原本打算今天休息的,没想到去钓了两趟鱼,还赶海了,简直比昨天退大潮还要累。
陈芷瑶现在是感觉浑身酸痛,两只手臂都是软绵绵的。
钓鱼的兴奋劲过去了,陈芷瑶感觉现在的自己已经累得失去了灵魂。
洗了一个热水澡,她才感觉自己活了过来。
惦记着明天要收地笼,睡觉前陈芷瑶还不忘调了一个5点的闹钟。
闹钟刚调好,她就感觉眼睛睁不开了。刚躺在床上,马上就响起了一道小呼噜。
第25章 收地笼
“铃铃铃铃铃铃……”
五点一到,手机里面的闹钟准时响起。
昨晚睡得太晚了,这会陈芷瑶整个人都是蒙的,迷迷糊糊地伸手把闹钟关掉,然后呆呆地眨了眨眼睛。
黝黑顺滑的头发这时乱糟糟的,头顶还有几根毛茸茸的呆毛,傻气中带着几分可爱。
刚想转身继续睡,忽然想起她还要去收地笼,陈芷瑶马上坐了起来,人也清醒了不少。
想到今天要去收地笼和赶海,陈芷瑶依旧穿上了一身休闲的运动装。
拉开窗帘,只见外面还是灰蒙蒙的,就连太阳也还没睡醒呢。
不过早起的鸟儿已经开始觅食了,窗前接连飞过几只毛茸茸、圆滚滚的小麻雀。
耳边传过几道清脆的叫声,再看看这可爱的小家伙,被迫早起的陈芷瑶,心情都变好了不少。
伸了一下懒腰,陈芷瑶笑呵呵地念叨着:
“美好的一天又开始啦,努力搞钱,争取早日成为富婆。”
从楼上下来,陈芷瑶发现家里的人全都起来了,甚至连早餐都已经吃上了。
钓鱼佬是一种神奇的生物,平时约他出去吃早餐,八九点都起不来,去钓鱼的时候,5点就能从床上爬起来。
因此,陈伟强每天一大早就要去店里了。
至于其他三人,习惯了早起出海捕鱼和赶海,每天也都是这个时间起来的。
吃过早饭,一家五口一起出门,除了陈伟强是去县里的渔具店,剩下的4人都是去海边赶海的。
几人刚到海边,隔壁屋的李爷爷和后面屋的兰花奶奶,就热情地朝陈爷爷和陈奶奶招了招手。
兰花奶奶中气十足地朝老两口嚷嚷道:
“听说前面的沙滩有不少的蛏子和花甲呢,我们过去看看吧。”
陈奶奶和兰花奶奶虽然性子南辕北辙,但是两人却是一辈子的好姐妹。
陈奶奶温柔地笑了笑,“行啊,出门的时候正好带了盐呢。”
然后拿上赶海的工具,带着陈爷爷就朝两人走了过去。
老两口和老伙计一起去赶海,陈芷瑶则载着老妈一起去收地笼。
两人来到了昨晚赶海的那片礁石滩,不过这个时候海水只退了三分之一。
而天边的太阳也升到了海平面,把原本湛蓝的海面染成了一片金黄。
日出
估计是两人来得比较早,偌大的礁石滩只有两个老爷爷在浅水的地方翻石头。
海水还没退下去,放地笼的位置水位太深,暂时过不去。
母女俩只好先赶海,一人拿着一个小水桶,开始翻石头。
也不知道是不是昨晚把海螺和青蟹都抓光了,两人一连翻了好几块石头,什么也没有找到。
一路上漂亮的海星倒是有不少,不过这东西收购站不要,他们家也不爱吃,实在是没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