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个地笼放的是小杂鱼,收获就比较一般了,里面就只有2只三两左右的小青蟹。
第3个地笼放的是半副猪大肠,味道是最重的,陈芷瑶更是对它寄予了厚望。
不过刚上手,她就感觉有些不对劲,这地笼轻飘飘的。
拉起来一看,里面果然什么也没有。
地笼里面的诱饵也没了,而且在正前方有一个硕大的洞。
看来原本有大家伙待在里面呢,只可惜被它给跑掉了。
看着眼前的大水坑,陈芷芷忽然又来了精神,“没准这大家伙还在水坑里面呢。”
陈芷瑶马上打开了透视功能,升级后的透视眼镜,看到的范围果然变大了。
不过眼前的水坑,有六七平米那么大,她只能看到最外围的地方。
陈芷瑶只好绕着水坑走了一圈,不过也只看到最外围的那一圈而已,这里面的坑底根本就看不到。
水坑里面,这会儿有一条一斤多的小青衣在靠近外面的地方游动。
陈芷瑶悄悄拿起捞网,快准狠地把这小家伙给捞了起来。
“不错,起码有一斤半了。”
这青衣鱼价格不菲,就这一条估计就值100块了。
不过水坑太大了,最底离他也太远了,根本看不到下面的情况。
这大水坑陈芷瑶是拿它没办法,只好起身去找第4个地笼。
第4个地笼放的是猪肺,收获也很一般,里面就只有2条一斤多的金鲳鱼。
至于第5个放了猪肝的水地笼,拿在手里就明显比前面的都要沉一些。
“来了来了,终于有大家伙了。”感受到地笼的重量,陈芷瑶整个人兴奋得不行。
很快,她就看到了里面的大家伙,是一条6斤多的大海鲈鱼,另外还有一条二三两的石九公。
至于最后一个地笼,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诱饵是混合的,里面的东西非常很杂。
一只青蟹、一条小金鲳鱼、两条石九公和一条两斤多的海鲈鱼。
几乎是把前面几个地笼的收获,全都包含在里面了。
就第1组地笼来看,效果比较好的就是猪肝、鸭肝和混合诱饵。
至于猪大肠,因为东西跑掉了,暂时还不知道效果。
在第一组地笼耽搁了许久,陈芷瑶来到珊瑚礁这边的时候,海水已经快退到最后面了。
退潮
第1组的收获还不错,陈芷瑶迈着欢快的脚步,乐呵呵地来到了第1个地笼的位置。
用的同样是鸭肝,收获和前面也差不多,是一条四五斤的大海鲈,以及一条两斤左右的青衣鱼。
至于第二个放了小杂鱼的地笼,里面只有两只八爪鱼和一条三两左右的石九公。
最让她惊喜的,则是放了猪大肠的地笼,里面居然有一条5斤多左右的大红友。
看着这条红色的大家伙,陈芷瑶兴奋得不行,甚至单方面宣布,猪大肠的效果是最好的。
第4个放了猪肺的地笼,收获中规中矩,一共有3条三两左右的石九公。
至于第五个放猪肝的地笼,则是坏掉了,左右两边各有一个拳头的的洞。
就是不知道,是被下面锋利的石头划破的,还是被海里的大鱼给咬破了。
最后一个混合的地笼,收获十分丰硕。
一条两斤左右的青衣鱼,2条金鲳鱼,两只八爪鱼,一只大青蟹和一条2斤多的小海鲈。
要是不算那两个坏掉的地笼,其实收获还算不错的。
陈芷瑶开着车回到白沙滩的时候,严舒婷正好提着东西从海滩上往回走。
严舒婷桶里的东西有不少,不过大部分都是便宜的各种小贝壳,最值钱估计的就是一只大青蟹和几只八爪鱼了。
母女俩回到家里,先把湿漉漉的地笼拿到太阳下面晾晒。
然后简单地把今天的鱼获进行分类。
换了一套干净的衣服,陈芷瑶就风风火火地带着老妈,以及满满当当的鱼获往镇上出发。
想到车上的这些大鱼,陈芷瑶内心十分火热,感觉今天的收获不比昨天差呢。
第44章 赶大集
回来村里才一个星期,陈芷瑶已经混成了杨家收购站的熟客了。
杨家俊两口子一看到她,就知道又有好东西了。
搬鱼获的时候,小杨老板顺便查看了一番今天的收获,脸上的笑容就更加灿烂了。
“不错不错,今天的这些鱼个头还挺大的。”
接着就开始报价格,“八爪鱼30块一斤;大的青蟹50块一斤,小的35块一斤;几条海鲈的个头不小呢,38块一斤。”
“这条大的石九公,75块一斤,其他小的65块一斤;青衣鱼60块一斤;金鲳鱼28块一斤,大红友50块一斤。”
“好嘞,就按杨哥你说的来。”这价格和平时的差不多,陈芷瑶也没什么不满的。
“八爪鱼两斤,一共60块;大青蟹1.6斤,一共80块;小青蟹1.2斤,一共42块。”
“海鲈鱼18斤,一共684块。大的石九公半斤,总共38块;小的石九公3斤,总共195块。”
“青衣鱼3.6斤,总共216块;金鲳鱼6斤,总共168块;红友鱼5.6斤,总共280块。”
“加在一起,一共是1763块。”
总的来说,比昨天要少一些,不过这些都是地笼的收获,她今天几乎没怎么赶海呢。
陈芷瑶还是挺满意的,毕竟这钱也不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