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不能忍,尝试着出手几次之后没有打掉杜瑶的孩子,也没怎么放在心上,转而继续去针对对她威胁最大的甄嬛。
一次又一次的碰壁之后,皇后终于知道了温实初这个利器,以国公爷病重的事叫走了温实初,甄嬛的胎在八个月的时候流了。
太医只说甄嬛身体气血两虚才导致流产,听的皇帝脸色发青,却也不好责怪心尖上的人,只能拿其他人出气。
甄嬛战队元气大伤,对皇后也恨之入骨。
甄嬛这出大戏落暮,皇后大获全胜,宫里皇胎只剩下杜瑶肚子里一个。
皇帝郁闷,甄嬛因为落胎的事埋怨皇帝不肯见他。
转而天天往杜瑶这里跑,似乎想从这个唯一存活的皇胎身上找慰藉。
皇后解决了前两个,终于腾出手来解决杜瑶这里,但杜瑶不是罪待毙的性质,给皇后下了放屁散,一朝皇后老脸彻底丢光。
无论是站着坐着都噗噗放臭屁,太医们全都束手无策,这个病也不影响健康,就只是纯粹的不雅观。
太后焦头烂额,皇帝嫌弃不已,皇后则无颜面对现实,躲在景仁宫没了动静。
但是从景仁宫飘出来的药味充斥着整个长街,几乎所有人都从或多或少的消息里面听到了皇后放屁不止的事情。
3688乐的直打鸣,“宿主你这招也太狠了,知道这个皇后最在意什么,狠狠让她丢了一波脸。”
杜瑶也笑,不过她看的明白,只要太后还在,皇后这个位置就只能是乌拉那拉宜修。
“那宿主,为什么我们不把两个人都拉下来呢?”
杜瑶笑着摇摇头:“思来想去皇后这个位置还是宜修坐着比较好。
毕竟如果她没了,那么皇帝肯定会在满洲八大旗里面再找续弦,相比于新来的,还不如这个知根知底的佛口蛇心皇后呢。”
是这个理。
杜瑶低估了皇后对打胎的执念,杜瑶直接用了张入梦符,扮作纯元皇后进了皇帝梦里,说自已名下无子嗣,希望百年后有个香火供奉。
第二天皇帝一睁眼就下了道圣旨,将三阿哥记入纯元皇后名下,改了皇家玉碟,跟生母齐再无关系。
皇后听闻这个消息当场呕出一口老血,她之所以乐此不疲的打胎不就是为了扶持三阿哥上皇位,自已再把持三阿哥成为实权太后么!
这下三阿哥记入死敌纯元皇后名下,这下她是怎么都不乐意再帮扶三阿哥了。
太后知道皇后这些年的作为,对皇帝此举不做反对,反正横竖都是乌拉那拉家的皇子。
而且说不定还能让宜修停下祸害皇子的手段,何乐而不为?
但皇帝和太后都低估了皇后的疯狂,低估了她对纯元皇后的恨意。
三阿哥死了!
被一碗燕窝粥毒死的,同时在圆明园的四阿哥、五阿哥也死了,也是因为燕窝粥。
皇帝年过半百,竟然连一个皇子都没留住!
这个消息震惊四座,后宫与前朝动荡喧哗,就连太后都气病了。
三阿哥是皇后干的,四阿哥是杜瑶干的,五阿哥应该是端妃干的,端妃可能是察觉到了皇后的动作,想混水摸鱼干掉四阿哥的竞争对手。
但端妃没想到她在圆明园拉拢的义子四阿哥被杜瑶也一并送走了。
这下皇帝再也不自欺欺人不去查那么多夭折孩子的原因了,粘竿处全部启动查明真相。
杜瑶浑水摸鱼趁机送走太后,宫里一下子陷入冰冻氛围,再无一丝欢声笑语。
可惜的是太后依旧留了懿旨,叫皇帝不要废了皇后之位。
就连甄嬛都收敛了些,没在养心殿干政了。
太后刚走,粘竿处就查出来几位皇子的死因全都跟皇后有关,甚至连王府中那些侍妾、侧妃流产或死亡,都跟皇后有关。
进了宫之后芳贵人、欣常在、甄嬛、富察贵人几人的胎也都是因为皇后。
真真假假的资料混合在一起,皇后也不知从何为自已辩驳。
皇后拿出太后懿旨又放出大招纯元降临,终究还是保住了皇后之位,但也依旧达成了死生永不相见成就。
皇后所作所为并未传出紫禁城,但宫里人或多或少都有听到些,景仁宫从此成了冷宫。
风波平息,安陵容很快有孕被封为贵人,杜瑶查了一下是个公主就没再关注。
欣常在有孕被封为贵人,赐封号佳。
宫里新出现的三个孕妇让皇帝心下稍安。
不管如何,只要他还能生就行,至于儿子,他自认为还能活许久,足够等儿子长大了。
于是皇帝又神奇的恢复了活力,很快将老娘和几个儿子的死抛之脑后。
说白了这个皇帝最在乎的还是自已。
第29章 福子12
后宫妃子有孕让前朝大臣们闭了嘴巴,华妃没了之后年家也消沉下去,很快有新的武将冒头顶替。
年家可能是看出了什么,也可能是确实对华妃感情颇深,总之他们选择了在权力的游戏中激流勇退,全族迁往海南任职。
皇帝顾及着华妃,也没再祸害年家,年家所有人得以保全性命。
甄嬛依旧是皇帝身边最得宠的一位,但端妃的身体日渐安康,很快便被皇帝委以重任,帮皇帝打理六宫事务,敬嫔和沈眉庄从旁协助。
端妃升为端皇贵妃,敬嫔升敬妃,甄嬛升莞嫔,沈眉庄升惠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