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炖出来那色鲜亮着呢, 肥肉抿一口就化了,瘦肉越嚼越香,还有这猪筒骨, 放点萝卜一炖,那汤也香着呢。”
陈翠花本来就嘴皮子利索,这一通绘声绘色地说道,旁边都能听见吸溜口水的声音了,陈翠花这才满意, 让你们说我家宁哥儿的闲话,馋不死你们!
“不早了, 不早了,我得回去了,这大筒骨可得多炖炖才香呢。”
陈翠花说完就拎着篮子走了,惹得不少人还伸着头往她篮子里看呢。
见陈翠花这么得意,李桂芬气得眼珠子都红了,那宁哥儿名声不好了,她正高兴着呢,怎么扭头人家就挣上铜板了!
旁边还有吞口水的声呢,“翠花婶做饭就是好吃,每次大老远我都能闻见,这肚子里的油水早就没了,我也想吃那红烧肉。”
“没听翠花说是宁哥儿挣得铜板,这小哥儿竟然还会挣铜板呢。”
“我可听马木匠的夫郎说,这魏虎前儿一阵还在他家订了书案子和书架子呢,好像这宁哥儿还是个识字的呢。”
“啊,这小哥儿竟然识字?”
“好像是的,我也是听说。”
有人问孙婆子,孙婆子哼了一声,“我哪里知道,我家秋哥儿爱往他家钻,也没和我说过。”
李桂芬也接了句,“识字又如何,这小哥儿就算识字又识几个的,小哥儿不比小子,小子识字能给人家当伙计账房,读书读得好的说不定还能当个秀才呢。”
“也是这个理儿。”
外人怎么说陈翠花走了是听不见了,反正她在外面显摆够了,她就是要让这些人馋馋,省得那嘴吃不上一口肉,天天都嚼空气说人家闲话了。
陈翠花回来的时候没看见宋宁,想着在东间呢,一进屋果真是在那画花样子,这会儿日头没有那么好了,屋里也有点冷了,陈翠花提着篮子过来了,“宁哥儿,冷不,咋不点些柴呀?”
“娘,我不冷,你看,我又新画了一些花样,到时候我和魏虎哥一起去镇上卖了。”
陈翠花摸了一下他的手背,“你这孩子,你看这手冷的,别画了,娘要煮肉了,走烧火暖暖去。”
“哎。”
陈翠花一走宋宁就坐在椅子上开始画了,桌子上都放了好几张花样子了,这手都冻凉了。
两人相携一块去了厨屋,陈翠花先点了火烧热水一会儿洗菜用,让宋宁坐在小凳子上添些柴火烤烤手。
陈翠花拿着篮子给宋宁看,“你看,这肉好着呢,娘今儿给你做红烧肉,蒜黄炒猪血,在炖个骨头汤,香着呢。”
宋宁一听也馋了,他也好久没吃上红烧肉了,“娘,这块肉可真好。”
“可不,这肉你娘我可会挑了,糊弄不了我。”
陈翠花今儿高兴着呢,篮子里还有剩下的铜板给了宋宁,宋宁这次没有推拒给收了下来,他弯了弯眼睛,等魏虎哥回来就能吃上肉了。
厨屋点了火很快就暖和起来了,宋宁抱了小彩狸在膝头一起取暖,陈翠花也不要宋宁下手帮她一起干活的,自己挽了袖子麻利干了起来。
先洗了猪筒骨放在大肚瓦罐里炖着,虽然现在才半晌,这大筒骨多炖一会儿香,等快该吃饭的时候就好了。
又煸炒了五花肉,铁锅里猪油噼里啪啦激了出来,香得宋宁伸着脖子看了一眼,陈翠花乐呵呵笑了,“宁哥儿,喜欢吃甜口的还是咸口的。”
“娘,我爱吃甜口的。”
“成,那娘放些糖进去。”
五花肉也炒好挪在了小瓦罐里,这肉香味飘了老远,宋宁就守在小炉子那添些柴火烤火,这会儿天还早,他索性拿了一本杂书过来看。
宋宁觉得这日子挺好的,虽然没有在宋家的时候富庶,但一家子人在一起倒是过得舒心宁静。
陈翠花暂时没啥事了,两个菜在火上炖着就行了,她也坐了过来烤火,“宁哥儿看啥呢,你给娘念念。”
“哎。”
宋宁一手拿着书,一手摸着膝盖上的小彩狸,声音清脆读了起来,陈翠花坐在一旁,又在锅底烤着一些花生红薯这些当小零嘴。
魏家这边一片祥和,离陈翠花家没多远的李家就没那么安生了,陈翠花本就是做饭的一把好手,这不年不节的肉香味飘了好远。
李桂芬家有个五岁的小孙子小名叫铁蛋儿,孙子辈就这么个男丁,一家子都宠得厉害,铁蛋儿闻着大老远飘过来的肉香也想吃肉。
“娘,我想吃肉。”铁蛋儿扒了一下他娘,李贵儿媳妇儿给拨一边去了,“去找你奶奶要去,咱家银子都她拿着呢。”
“奶奶我想吃肉。”铁蛋儿去找了李桂芬。
李桂芬舍不得吃肉,这么一大家子全靠那三亩薄田养着,能不饿肚子就是好的了,还想吃肉呢,她哪里有闲钱吃肉呀。
“等过年了奶奶给我们铁蛋买个大肘子,让我们铁蛋儿一个抱着吃。”
铁蛋儿一听大肘子,他都没吃过,只在镇上望着人家铺子里的人在吃,那么大一块,比他的头还大呢。
“奶奶我现在就想吃,魏虎叔家就吃肉了。”
“你听话奶奶过年就给你弄肉吃。”
这李家也有几个月没沾荤腥了,这香味儿飘得别说小孩子了,就连李贵儿媳妇儿也想吃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