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睡你的。”
魏虎也是难得能抱着宋宁大早上地温存,这大冷天的就连陈翠花都不起那么早,等到日头露出来完了才起。
听见东屋吱呀的开门声,宋宁也爬了起来,低头先是亲了一口魏虎,“魏虎哥,你在躺会儿,我给你端热水去。”
魏虎有些失笑,这小哥儿如今把自己当孩子哄。
宋宁麻利地穿上袄子,起床去帮忙烧热水去了,自己先收拾好了,才给魏虎把热水给端到了屋里,“魏虎哥,外面又下雪了,你可别出去了。”
“知道的。”
之前的雪还堆在院子里呢,这又开始下了起来,半晌的时候秋哥儿也拿了红纸过来了,之前他让孙大壮买了一些,刚好给宋宁带过来。
堂屋烧着火盆子,上面架着小瓦罐煮着红枣桂圆水,三个人围坐在桌子旁一起学剪纸,秋哥儿和陈翠花学得都挺快的,如今已经能用红纸跟着宋宁一起剪了,剪出来的窗花拿出去卖完全够的。
秋哥儿说着闲话,“说来也怪,我那婆子娘最近一乏也不出去说闲话,也不和我说嘴了,我忙的时候竟然还帮着做饭呢。”
陈翠花说了句,“那不是挺好的,省得她在外面说长道短,给你家惹是非。”
第45章 045
秋哥儿不知道, 要论起这事还是孙婆子挑的头呢。
孙婆子平日里嘴碎,李桂芬那日呛了她几句,她就说了这事,她也没打算嚷嚷地全村都知道, 毕竟这李家已经订了亲事, 她要是搅和黄了, 那李桂芬不得收拾她呀。
她就想臊一臊李桂芬, 哪知道她前脚刚走, 这后脚李小莲就闹着跳河呢, 这次可把她给吓坏了,几日躲在家里不敢出来的。
秋哥儿知道魏家三口子人现在都不待见李家呢, 他过来就剪剪窗花,说些趣事, 闭口不提李家的事。
尽管李家的事现在闹得沸沸扬扬的,听说李小莲落水之后就得了风寒, 郎中过来都跑两趟了,银子花去了几两看着, 性命倒是无虞。
石家那边也闹得厉害,吵着要退亲的,老两口吵着要李家退聘礼, 李家有些不愿意,现在闹成这样子,在想找个好一点的人家可不好找了。
那石家的小子倒是乐意的,两家是有些远亲的,这石家小子之前就见过李小莲, 老子要退,儿子不退, 石家也是闹得鸡犬不宁的。
快年底的时候,石家还是把人娶了过去,听说办得不太热闹,这石家的老娘更是瞧不上李小莲,日子也只能这样过下去了。
转眼快过年了,宋宁让魏虎去镇上的时候捎一些红纸回来,还有画画用的生宣纸也让买回来一些,他打算画两副中堂画,这中堂画也就过年的时候卖得最好了,他也不敢多画了。
窗花倒是剪了不少出来了,够他们卖了,简单一些的五六文,复杂一些的十一二文,陈翠花这两日都已经挎着篮子在镇上叫卖了。
生意还算不错呢,少的买上一两个的,多的要五六个,一天下来能挣个七八十文呢,喜得陈翠花合不拢嘴的。
这窗花也就卖过年这几日了,陈翠花想帮着家里挣些铜板,每日都事吃了饭一早就出去了。
宋宁则在家里写对子,先写好一些到时候直接卖,要是有人想要其他的话,到时候再写就是了。
宋宁在家准备了十来副对子,又画了两副中堂画,腊月二十五一早三人都收拾好准备出门去了。
魏虎借了村长家的牛车拉了一车的柴,宋宁和陈翠花也拿着各自的东西跟在后面,这天也就冷上年底这几日了,也是一年中最冷的几天了,等过了正月十五这日头也就渐渐暖和起来了。
陈翠花腊月二十都拎着篮子在镇上晃着卖了,这几天也挣下半两银子了,陈翠花挺满意的。
到了镇上这集市上到处是人,魏虎拉着牛车也没往中间挤,反正是卖对子和柴的,在人少的头儿那个地方就行。
现在这来镇上卖东西的人可不少呢,马上要过年了,镇上这几日就不收市金了,引得不少人过来卖一些干货或者头绳绢花这些。
魏虎找了个空地把柴给卸了下来,这柴都是用草绳给扎好的,一捆二十个铜板,拉了有二十捆过来。
宋宁也摆上了自己的小摊子,小桌子上放着裁好的红纸还有笔墨,陈翠花帮着在后面掘了两个坑,栽上了两根棍子,又在上面扯了草绳,帮着把宋宁写好的一些对子给搭了上去。
“成了,娘去里面去卖,那儿人多。”
“哎。”
陈翠花挎着篮子去集市中间吆喝去了,前几日秋哥儿一家三口也来镇上卖窗花了,他们去的西边那条集市,那条集市不比这条人多,但还算可以,每天也能卖出去不少。
魏虎和宋宁看摊子,他们的小摊子卖对子木柴还有窗花,都是过年要用的东西。
宋宁的生意还算不错的,陆陆续续有人过来买对子,绳子上挂得要是有看中的直接摘了就是了,要是想要其他字的,宋宁就现场给人家写,一时间小生意做得还挺红火。
“要窗花吗?窗花配着对子一起买的话更便宜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