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谁丢了棵菜出去,砸得赵青书哎呦了一声, 围观看热闹的人纷纷砸了过去,那几个读书人赶紧错开了, 省得殃及无辜了。
宋宁拍了拍腰间的手臂,“放我下来了。”
魏虎这才把人放下来了, 宋宁没想到今天还能看上赵青书的热闹呢,比一旁耍猴戏的好看多了。
宋宁拉着魏虎走开了,“可惜了那些菜了, 嫩生生的,砸了赵青书可惜了,还能捡回家喂咱家牛呢。”
魏虎笑了一声,“咱家吃不吃那脏了的菜叶子。”
“也是。”
两人挤着热闹的人群又玩了起来,这南湖边有个土地寺庙, 门口有棵姻缘树,今儿不少哥儿女娘过来求姻缘。
宋宁也拉着魏虎凑了过来, “我们也去拜拜土地公。”
魏虎一个大男人在一群哥儿女娘中格外的显眼,要不是宋宁拉着他,人家还以为哪来的粗汉子呢,一瞧,原来是和自己夫郎拜土地公的。
两人来到殿前拜了拜,宋宁闭着眼睛不知道在许什么愿,魏虎也默默许下了保佑自己夫郎一生平安喜乐。
宋宁许好了愿这才站了起来,眼睛亮晶晶的,“魏虎哥,我们都没有拜堂呢,虽然已经成过亲了,就当拜堂了。”
魏虎愣了一瞬,心里胀胀的,牵着自己夫郎的手下了台阶,“好。”
宋宁今天心情格外,两人沿着集市走走停停,魏虎手上挂了不少的吃食儿。
宋宁瞧见一旁还有卖书的呢,他伸头看了看,是镇上的一家书斋在这卖一些话本,这书斋还挺会做生意的。
宋宁起了兴趣,话本这些他有些看腻了,没成亲的哥儿女娘喜欢买一些打发时间。
宋宁见那摊子的后面还有个筐子呢,里面不知道放了什么书,宋宁好奇问了一句,“小哥儿,那些是啥书呀,咋不摆出来呀?”
“那些呀,不方便摆的书。”
这卖话本的是个年轻小哥儿,卖话本的时候还自己拿着书看呢,见有人问后面的书了,朝着宋宁挤眉弄眼,一副你懂得了的表情。
宋宁有些尴尬地咳了一声,“有没有带画的。”
那小哥儿眼睛都睁大了,遇到同道中人了,“有有有,你可以回家和你相公一起看,等着,我给你拿最好的,便宜卖给你。”
小哥儿在后面翻找了起来,宋宁等得脸都红了,想催促一下又不好意思,那小哥儿撅着屁股翻找了好久才拿出一本,“便宜卖你,二十个铜板。”
宋宁也没看接过来就塞到了魏虎的怀里,“装好,不许看!”
那小哥儿笑得一脸的我懂我懂,“二十个铜板哦。”
宋宁又慌里慌张给人家掏了铜板,然后拉着魏虎落荒而跑,那小哥儿又坐在了凳子上看起来了话本,啧,下本可以写粗野汉子娇夫郎,一定能卖爆的。
魏虎也不知道宋宁买的什么书,他也不识字,想拿出来问问他家哥儿买的什么,手还没掏出来就被他家哥儿打了一下,“不许拿!”
“放心好了,我不识字的。”
宋宁凶巴巴地掩饰自己的心虚,“不识字也不能拿,给你买的,外面人多,你回家了再看。”
魏虎更是好奇了,他一个不识字的乡下人哪里看懂什么书呀,心里更是好奇不已。
“不识字如何看懂呀。”
“你看得懂,快走,我们那边还没看呢!”
宋宁带着魏虎去另一边去了,刚好碰上了秋哥儿两人,秋哥儿一脸地兴奋,“宁哥儿,今儿生意真好!这些荷包全卖出去了,二十文一个呢!”
“秋哥儿你好厉害!”
秋哥儿伸着脑袋看了一眼宋宁,“宁哥儿,你脸咋怎么红呀,这天也不热呀。”
秋哥儿这一问宋宁的脸更红了,“人,人多,挤得了。”
“哦,刚好我的荷包卖完了,我们一起逛。”
听见有二胡声几个人看了过去,一瞧,这不是村里那个拉二胡的半瞎老头嘛,那半瞎老头边拉边唱,他家那个瘦弱的小哥儿跟在一旁收着铜板。
宋宁摸了几枚铜板放了碗里,那小哥儿朝他道了谢,秋哥儿也瞅着那小哥儿可怜,今儿刚卖了荷包挣了不少呢,也摸了几个铜板给他。
“魏虎哥,咱买的芝麻糖给他一些。”
“哎。”魏虎打开了手上的纸包,抓了一些芝麻糖给那个小哥儿。
秋哥儿看着摇了摇头,“怪可怜的。”
陈翠花没一会儿也找了过来,手上拎了两个草笼,“瞧,娘买了什么东西。”
“鸡崽鸭崽呀!”
“那婆子卖的苗儿挺好的,我怕等咱走的时候卖完了,就先买了一些,十只鸡崽,十只鸭崽。”
秋哥儿一听也看了过来,“翠花婶子,你这在哪买的呀,我也想养几只鸭崽。”
“就不远处卖糖糕那地。”
秋哥儿打发了孙大壮给他买鸭崽去了,没一会儿也拎过来几只。
几人在庙会上吃了饭才回去,宋宁没咋吃,今天一上午他嘴都没闲过,晌午几人吃了驴肉汤,宋宁吃了两口就推给了魏虎。
牛车在镇口那,几人吃饱了就一路慢悠悠沿路走去,路过一家书斋的时候宋宁被人叫住了,起初宋宁不知道是叫自己的,那人一直喊那小哥儿那小哥儿,他哪里知道是叫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