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还是一个月一个月给吧。
  说起来顾父顾母老两口钱也挺多的,虽然没有退休金,也没有儿女每个月孝敬。
  但他们家有鸡啊,卖鸡下蛋,每个月收入差不多十块。
  加上之前的,他们身上也有一千来块钱了。
  真不能小看这些老头老太太,都是个有钱的。
  五号早上出发。
  这天顾母睡不着,起了个大早,把早饭做了,虽说去首都跟儿女们一起生活,很开心。
  但是也很不舍得他们这家,土房子塌了盖的砖房。
  十七年了,房子也不新了,但充满了烟火味。
  眼下他们就要走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
  顾母有点点伤感,伤感之余有点点心疼,这可是盖的砖房,这就要走了,好可惜的感觉。
  而且他们家里还是两座砖房。
  要去首都了,家里就交给顾二姐看了,顾母把房屋钥匙给了顾二姐。
  还有家里没吃完的菜面米蛋这些都让顾二姐拿回去吃。
  不然放这儿就浪费了。
  到了跟苏父苏母等人汇合后就坐客车。
  顾父顾母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坐客车,有点新奇,可新奇着顾母就感觉到胃里一阵翻滚。
  她这是晕车了?
  晕车也太难受了,难受的她大冬天都想开窗户了。
  好在顾母定力比苏荷强,一路忍着没吐,到了站点,下车扶着旁边大树哇直接吐了。
  理解了理解了,她终于理解了,理解长意长安不愿意回来了。
  这来回简直要命啊!
  大家到了市里,去国营饭店吃了午饭,随后才去的火车站。
  第一次坐火车顾父顾母有点激动,一直问苏父苏母坐火车什么感觉。
  苏母的回答是,“很平稳不像客车那样颠来颠去。”
  苏父,“对,老姐你上了火车应该不会晕车。”
  很快几人上了火车,苏父苏母说的确实对,顾母坐火车就不晕。
  因为第一次坐火车,顾父顾母很是新鲜,左看看右看看。
  只是再新鲜的东西,坐着累了就不新鲜了。
  两天三夜后火车抵达了首都,顾母只觉得这两天三夜坐的,坐的她腰快散架了。
  她再次理解了她俩孙儿,这赶路很不舒服啊!
  苏荷顾建华先把双方父母带去了他们楼上,让他们先休息几个小时。
  随后去学校叫了长意长安俩娃出来,让他们陪着弟妹以及姥姥姥爷爷奶他们。
  她和顾建华带着四位长辈行李去了租的院子。
  他们要生火,把炕烧起来,顾建华烧火的功夫苏荷去买了菜,米面酱油醋等日用品。
  年前就想买的,可是一想他们回去了屋里东西没人看,就没买。
  两个小时后,炕给烧的暖暖的,厨房里也摆满了各种调料米面等粮油。
  苏荷还给烧了两锅水,把暖壶给装满了,又往锅里倒了点热水,等晚上洗漱用。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人住进来了。
  苏荷顾建华俩人回到楼上时,发现苏父他们已经醒了,坐在客厅聊天。
  苏荷,“爸妈你们怎么不多睡会儿。”
  “人老了觉少,休息一两个小时差不多了。”苏父道。
  顾母也说,“白天睡不着,我们晚上好好休息吧。”
  “小荷建华你们弄完了?”
  苏荷应声,“嗯呢都弄好了,爸妈你们直接住进去就行了。”
  顾建华笑道,“那炕给你们烧的热热的。”
  苏母诧异,“还有炕呢?我以为都是床。”
  顾建华道,“有三间房,两间盘了炕,剩一间放的床。”
  他觉得冬天还是睡炕比较舒服点,就是烧的时候有点麻烦。
  苏母听闻跟苏父道,“那挺好,咱俩睡炕吧。”
  “行,睡炕暖和。”苏父也喜欢睡抗。
  以前家里睡床上,就弄个炭盆,睡觉时候往被窝里放暖水袋热着,也还行,但不如炕暖和。
  土炕只要烧上火冬天睡觉是真暖和。
  苏荷看了一下时间,中午十二点了,正是饭点,就跟大伙道,“咱们去吃饭吧,去吃烤鸭。”
  赶了几天的路累了,今天就不做饭了,在外边吃。
  “行啊。”
  烤鸭顾父顾母吃过,但不是新鲜的,听说新鲜刚出炉的烤鸭比放了几天的好吃百倍。
  今儿倒是能尝尝了。
  一家子去了全聚德,苏荷怕一只烤鸭不够,点了两只。
  烤鸭主要吃烤鸭皮,不仅可以卷饼,还可以蘸白糖。
  对于蘸白糖顾父表示很不理解,“这烤鸭咋还能蘸白糖吃。”
  烤鸭皮烤的香香的,单吃或者卷饼都可以,只是为什么要蘸白糖啊,好奇怪的感觉,在他的美食观念里,鸡鸭鱼这些动物的肉,可以蘸盐韭菜花辣酱大酱,它就不能蘸白糖。
  当然也不能跟酸奶牛奶奶嚼口这些一起吃。
  咸的就是咸的,甜的就是甜的,得分开来。
  苏父跟他说,“顾老哥你试试,还挺好吃的。”
  顾父摇头,“不了不了,我卷这个饼就行了。”
  顾母倒是尝了一块,感觉还挺好吃的,甜甜的,带着油香。
  “老头子,你要不尝尝,味道不错呢。”
  顾父还是摇头,长欢是个倔强的小姑娘她喜欢吃烤鸭皮蘸糖,多好吃啊,甜甜的,于是就给她爷夹了一块。
  “爷你张嘴,我喂你吃。”
  小孙女喂拒绝不了,顾父就吃了,嚼了两下,没有想象中的难吃,还行吧,不过他还是接受无能。
  他不喜欢这种口味。
  顾建华跟顾父一样,觉得烤鸭还是卷饼好吃。
  顾母吃着烤鸭心里感慨,咋说呢,这人还是要有梦想,对,她的梦想就是能去趟首都。
  以前觉得不大可能。
  后来看儿媳俩孙儿都考了大学,儿子也去了首都工作,她就知道有生之年她跟她老头子一定能来首都。
  只是没想到这么快。
  她回想起以前,感觉人生过得好快,仿佛被她婆婆,她妯娌欺负的日子就在昨天,其实已经过去四十年了。
  那会儿日子挺难过的,内忧外患,这一路走过来着实不容易。
  好在一切都好起来了。
  她都来首都吃烤鸭了,顾母觉得人生无憾了。
  她比村里那些老太太们厉害多了,她们都没吃过烤鸭。
  顾母想,等哪天回老家,一定好好跟她们说说。
  要是有什么东西,比如像相机一样,把食物拍下来然后能像打电话一样给对方看。  。
  第194章 相机电话结合的东西
  顾母觉得自己想的有点天方夜谭了,这估计神仙都做不到。
  她这个想法好像把电话跟相机结合在一起了。
  这俩东西咋能结合在一起。
  算了还是哪天由她回去跟那些老姐妹讲讲烤鸭的味道吧。
  饭吃到末尾,苏荷跟大家说,“晚上咱们去老莫餐厅,吃俄餐。”
  “吃俄餐啊?”顾母惊喜。
  顾父也惊喜,不过面上没表现出来。
  苏荷,“对,爸妈带你们体验一下俄国人吃的东西。”
  顾母眼亮晶晶,“好啊好啊。”
  嘿嘿,她就说嘛,人一定要有梦想,看吧,她现在不仅来首都了,还吃了烤鸭,晚上还要吃俄餐。
  她这梦想超额实现了。
  大家吃完午饭,四位长辈想看看他们未来的铺子,就直接去看铺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