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不仅做香薰蜡烛,还做香膏,香水,香薰肥皂。
  一时间风靡京城。
  大户人家的夫人小姐们,再也不需要下人们苦哈哈地往衣服上熏香了。
  临要出门之前,把香水往身上掸一点,就能香喷喷好几个时辰。
  如果出门时间长了,身上不香了怎么办?
  没关系,人手一支香膏,随时补香。
  芬芳铺子里的人说了,香膏往耳朵后面抹一点,往手腕上抹一点,举手投足或者行路之时,就能散发迷人的香气了。
  随着色素的开发,芬芳铺子里又推出了一种新型的口脂。
  这东西和传统的胭脂不一样,是个圆柱型的,用的时候直接往嘴上涂抹,还有不同的色号,搭配不同的肤色。
  去购物的时候,店里的女伙计会根据每一位客人的肤色不同,推荐最适合的色号。
  若是不确定自己用什么色号,可以免费试用,涂到你满意为止。
  就冲这服务态度,也怪不得人家的店铺门庭若市了。
  不久之后,昔日兖王在封地上的庄子就改了用途。
  种蔬菜,种果树,种鲜花,在庄子本身的基础上,又垦了不少荒地。
  开荒和种植都需要人,附近的老百姓再也不用出去务工了,直接往庄子里一呆,还能享受一下过去兖王才能享受到的居住条件。
  庄子上种出来的蔬果,品质最好的特供皇宫。
  其他的,要么送到花果茶铺子里,要么售卖到京中的家家户户。
  而庄子上种的鲜花,大部分都是带香气的,会供给蜡烛作坊,用以提炼香精。
  没有香气的,则移栽到盆里,以高价出售给京中的大户人家。
  逢年过节,就是这些鲜花销路最好的时候。
  于是,全京城的百姓,都眼看着北境商会的生意越做越好。
  以京城为中心,向外扩张。
  自己种植原材料,自己加工制作,自己销售成品。
  大箱大箱的银子,存到钱庄里。
  至此,大家才算是真的明白了,“女人当家,房倒屋塌”这句话根本不成立。
  瞧瞧人家北境商会,就是在女人们的带领下,越做越大的。
  俗话说的好,树大招风。
  北境商会崛起之迅速,引来了京中不少商户的眼红。
  有些心术不正的,仗着自己有后台,开始找北境商会的麻烦。
  东施效颦,也成立了一个京城商会。
  试图与北境商会分庭抗礼。
  做不出人家那样的东西来,就收买匠人,试图偷取北境商会的秘方。
  还真被他们成功了一次,偷到了口脂的秘方。
  于是,京城商会大张旗鼓,在胭脂铺子里售卖新型口脂,还打出了更为低廉的价格。
  却没想到,没过多久,北境商会又推出了香粉。
  这香粉和口脂一样,是分不同色号的。
  就避免了某些肤色较深的妇人,脸涂的跟白纸一样,脖子和手却是另一种颜色。
  并且,北境商会还打破了以白为美的传统,打出了“女子天生就很美”的广告词。
  鼓励大家无论肤色白不白,都可以活出自己的美。
  另外,还提倡女子们在上妆的时候,不光要在脸上抹粉,还要在脖子上也用同色号的粉,这样才不会有色差。
  那些本就不差钱的富贵人家的小姐太太们,因为跟了这个风,用粉量是从前的两倍不止,北境商会的香粉时常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
  就在京城商会又打人家香粉的主意时,北境商会又推出了湿粉的概念。
  干粉抹在脸上,时间长了容易卡粉,涂厚了又会掉渣。
  湿粉就不一样了,持妆更久,用完之后肤色也会很均匀。
  如果担心半路妆花,随身携带一盒湿粉,也很方便补妆。
  这北境商会的湿粉一出,立刻又没人买京城商会的香粉了。
  搞得京城商会囤积的香粉都卖不出去,开胭脂铺子的商户们都很焦头烂额。
  第578章 反正就是找个人出来搅合嘛
  就在北境商会的生意做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春闱就快要到了。
  寻常时候,这可是三年一次,关乎学子们前途的大事。
  也是朝廷选拔人才,填补空缺的最佳途径。
  本来,距离上次春闱不过过去了两年,还不到举行的时候。
  可朝廷里,有诸多大臣因为种种原因,遭到了元修的罢黜。
  他不得不从品级比较低,或者从地方上选人来填补。
  这样,低品级和地方官员就多出了许多空缺。
  元修要借着春闱,选人将这些空缺填补上。
  所以,才以新帝登基为借口,广施恩泽,提前开了一轮春闱。
  不过,临近春闱,元修倒是有些发愁了。
  林雪竹看出夫君有心事,便在用膳的时候,装作不经意的样子问了一嘴。
  没想到,元修竹筒倒豆子一般,把心中所想都说了出来。
  “之前废帝举行春闱时,朝中舞弊者甚众,有漏题的,有携带小抄的,连修改试卷名字这种事都发生过。夫人也看见了,选出来的都是些什么人。不仅对朝政狗屁不通,还贪污受贿,行无耻之事。这朝廷,从上到下都烂透了。”元修愤愤道。
  林雪竹笑而不语。
  皇帝烂则臣下烂。